微信扫码分享

2022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申报选题表

0小百 分享 时间:
2022年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申报选题表
序号业务处重大专项名称专题主要研发内容、预期目标指南代码备注
1高新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大功率氢燃料电池重卡研发及产业化一、研究内容
1.高性能氢燃料电池重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包括氢-电功率匹配与能量管理技术、氢-电-结构耦合安全管理技术及可靠性管理技术等。
2.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包括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水热管理技术、-30℃低温冷启动技术、氢气循环控制技术等。
3.高功率密度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高性能膜电极制备技术、轻薄双极板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二、预期指标
(一)技术指标
1.研发49吨燃料电池重卡:
1)牵引车整备质量≤11500kg;
2)最大爬坡度≥30%;
3)等速氢耗量≤7.5kg/100km;
4)续航里程≥500公里;
5)整车试运行里程年限≥1年。
2.研发高功率密度、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1)质量功率密度≥500W/kg;
2)在-30℃条件下低温冷启动怠速时间不超过3min。
3.研发大功率、高效率燃料电池系统:
1)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110kW;
2)电池堆模块峰值功率≥150kW;
3)最高效率≥60%;
4)额定效率≥40%。
(二)预期成果与经济指标
申请专利不少于10件,实现大功率、低氢耗、长续航、高可靠性氢燃料电池重卡产业化推广与应用。氢燃料电池重卡新增销量20台,新增产值超过4000万元。
2022HZ0102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2高新处新材料含氟医药产品及聚合物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及示范应用一、研究内容
开发光催化、热催化、酶催化等反应路径及其耦合技术,实现高附加值含氟医药产品及聚合物材料的绿色制造,提升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开发复合反应系统集成设计方案与装备样机。
二、预期目标与效益
1.以氟维司群、恶拉戈利、瑞卢戈利和氟苯尼考等高附加值含氟医药产品的绿色合成为目标,利用光催化、热催化和酶催化等技术及其耦合技术,实现关键中间体的高效制备,提升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
2.关键中间体批量生产规模及技术指标:1-[2-氟-6-(三氟甲基)苯基]-6-甲基-脲嘧啶,产能1.2吨/年,纯度≥98%,单杂<1%,含水量<1%;2-((2,6-二氟苄基)(乙氧羰基)氨基)-4-甲基-5-(4-硝基苯基)噻吩-3-羧酸乙酯,产能0.6吨/年,纯度≥98%,单杂<1%,含水量<1%;D-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产能30吨/年,光学纯度≥98%,总杂<2%,含水量<0.5%。
3.研制出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廉价光催化剂,实现聚合物光催化剂的公斤级制备。通过可见光光催化技术实现五氟戊醇等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关键步骤转化率≥90%,选择性≥90%。
 4.开发多酶级联基因工程菌发酵技术和酶催化工艺,完成生物酶催化剂的吨级制备。优化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在酶催化合成氟苯尼考关键中间体(D-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过程中,每生产1吨D-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废水排放量小于50吨,有效减少废水排放量。
 5.申请相关发明专利不少于2件。
    6.实现30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2022HZ0103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3高新处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关键技术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交易数据溯源追踪系统一、研究内容:
1.研发比特币交易始发IP追溯及交易监控系统;
2.研发BTC、ETH、USDT等主流虚拟货币地址智能标记系统;
3.研发BTC、ETH、USDT等主流虚拟货币交易地址关联分析系统;
4.研发BTC、ETH、USDT等主流货币交易资金追溯系统。
二、预期目标与效益
1. 研发一套虚拟货币交易信息溯源追踪系统,主要指标如下:
(1)交易地址的智能化标记,建立比特币、以太币、波场等主流虚拟货币地址标签库≥2亿条,交易地址标记准确率≥90%。
(2)交易地址关联分析与资金溯源分析,追溯层级≥10层;查询响应时间≤5秒;
(3) BTC交易的始发IP追踪系统和地址监控系统,IP地址溯源准确率≥85% 。
2.项目执行期内,通过研发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可实现新增产值500万元;申请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3篇;完成≥10项案件支撑,形成应用示范。
2022HZ0104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4高新处新能
源与节能环保技术
船舶用高性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开发研究一、研究内容
1.开发高性能、抗盐雾、高耐久及高度可靠的膜电极制备技术。
2.开发结构可靠及耐久的金属极板技术。
3.开发结构稳定、具有良好抗风浪颠簸能力的低能耗、低(微)压燃料电池电堆;以及抗颠簸、抗盐雾、适应船舶安装环境的可拆解模块式燃料电池系统。
4.开发针对船舶密封环境的高可靠性安全管理子系统。
二、预期指标
(一)技术指标
1.开发8米电动船用燃料电池系统:
1)电堆功率≥45kW;
2)系统功率≥30kW;
3)电堆体积功率密度≥3.5kW/L;
4)系统质量功率密度≥300W/kg;
5)系统最大效率≥60%;
6)配套8米电动游艇,运行最高航速不低于14节。
2.开发12米电动船用燃料电池系统:
1)电堆功率≥80kW;              
2)系统功率≥60kW;              
3)电堆体积功率密度≥3.5kW/L;    
4)系统质量功率密度≥350W/kg;
5)系统最大效率≥60%;
6)配套12米电动游船,运行最高航速不低于7节。
(二)经济指标
1.30kW船舶用燃料电池系统配套8米电动游艇实现示范运行。
2.60kW船舶用燃料电池系统配套12米电动游船实现示范运行。
2022HZ0105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5高新处新材料高性能医用钛基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一、研究内容:
1、固溶控氧强化高强钛基材料的粉末冶金技术开发;
2、粉末冶金高强钛基材料中固溶氧强化机理研究;
3、大塑性变形调控高强钛基材料力学性能技术探究;
4、粉末冶金高强钛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二、预期目标与效益
(一)技术指标
1、开发不少于2种高强钛基材料,材料氧含量3000-6000ppm;
2、Ti-15Zr抗拉强度≥950MPa,屈服强度≥860 MPa,延伸率≥12%;
3、纯钛抗拉强度≥900MPa,屈服强度≥760MPa,延伸率≥10%;
4、直径为3.5mm的种植体,疲劳强度≥200N(5×106个循环载荷);
5、直径为4.3mm的种植体,疲劳强度≥300N(5×106个循环载荷);
6、细胞相容性≥1级;
7、申请发明专利≥3项。
(二)经济指标
1、不少于2种钛基材料的工艺试验和量产;
2、项目实施期间,实现相关产品总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2022HZ0106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6高新处智能制造产品及系统面向自主无人系统的高端智能控制器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一、研究内容
面向无人驾驶、自主移动等自主无人系统智能化的技术难题,突破即插即用中间件设计、多传感器融合、运动控制与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研发一种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AI芯片的高端智能控制器,并实现其在园区保洁、酒店服务等自主无人系统中的应用与产业化,相关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面向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控制器体系结构,研发基于服务架构的分布式通信中间件软件,构建高度集成及异构融合的系统软件框架;
 2.研究面向自主无人系统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地图构建、环境感知、轨迹规划及自主决策;
    3.研发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AI芯片的智能控制器软硬件设计技术,实现高效运算力的同时满足端侧产品低成本、低功耗需求;
4.开展基于智能控制器的自主无人系统测试与应用示范。
二、预期目标
(一)技术指标
1.智能控制器具有10个宿主结点的无线组网能力,结点间实时总线通信速率高于1Mbps,无线通信速率高于100Mbps ;
2.能够集成IMU、GPS、里程计、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等6类以上传感器中间件,具有运动、视觉、定位与环境感知能力;
3.智能控制器的射频电磁场抗干扰度应满足GB/T17626-2019标准的功能等级A;辐射骚扰应满足GB/T37284-2019标准的B级限值;
4.建立1套智能控制器的测试平台;
5.至少完成智能控制器在园区保洁、酒店配送、社区巡逻等自主无人系统中的应用;
6.申请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
7.牵头或参与制定团体或行业标准1项;
(二)经济指标
    实现智能控制器批量生产1000台以上,带动并新增相关产值2200万元。


2022HZ0107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7高新处基础制造工艺技术与基础零部件超精密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原位测量技术一、研究内容
1.开展高性能光学元件表面及亚表面缺陷超高精度检测研究,探索具有纳米量级检测精度的三维光学层析成像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建立兼顾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大口径光学元件多维度原位同步检测扩展机制。
2.研究微观缺陷结构的光学信号调制原理以及高精度光学信号的解调和成像重构关键技术;建立光学检测系统参数误差评估理论和溯源标定方法。
3.研制适用于光学元件在线加工过程中的表面和亚表面缺陷的高效原位光学检测样机,开展行业应用示范。
二、预期目标与效益
(一)预期目标
1.建立光学元件表面及亚表面缺陷的原位三维层析成像理论和方法。
2.研制一套光学元件表面及亚表面缺陷的原位检测系统,系统参数指标为:探测深度≥2 mm,探测范围≥1000 mm×1000 mm,缺陷纵向定位精度优于5 nm,缺陷的横向分辨力优于200 nm,横向成像分辨率优于500 nm,表面及亚表面缺陷识别率≥90%,检测效率可满足在线生产的需求。
3.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8项,制定标准1-2项。
(二)经济指标
    实现光学检测样机在高性能光学元件检测的示范应用,应用企业实现新增产值3000万。
2022HZ0108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8高新处新材料应用于高功率器件的大尺寸高质量氧化镓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一、研究内容:
1. 大尺寸高质量(001)面氧化镓单晶衬底生长技术研究。
2. 探索适合产业化高质量氧化镓薄膜外延生长技术。
3. 高功率肖特基二极管(SBD)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二、预期目标与效益
1.实现高质量(平均位错密度≤1.0×104/cm2;双晶摇摆曲线半高宽≤50ʺ;表面粗超度RMS≤1.0 nm)2英寸(001)面氧化镓单晶衬底的量产。
2.开发3-4英寸氧化镓单晶衬底关键制备工艺。在氧化镓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满足高功率器件应用要求的氧化镓薄膜,厚度0.1-7µm(±5%)、表面粗糙度<10 nm(厚膜),平整度<2%,载流子浓度1017-1020/cm3。
3.制备高功率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SBD)器件,耐压≧1500V,击穿电场强度>3 MV/cm,导通电阻≤50mΩ•cm2,巴利加功率品质因数>1 GW/cm2,导通电流≧10A/cm2。
4.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项目实施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2022HZ0109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9高新处新能
源与节能环保技术
“光伏-储能-V2G”多能互补系统研制及产业化一、研究内容
1.基于SiC的高压V2G硬件系统研发。     
2.V2G双向充电桩高性能控制策略研究。
3.基于人工智能的V2G集群出力预测算法研究。4.多能互补系统协调优化运行策略研究。     
二、预期目标
(一)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实现多能互补系统的新能源汽车V2G、光伏储能、用电负载等多目标优化协同控制。
2.V2G双向充电桩关键技术指标:
1)效率:>96%;
2)电流/电压精度:≤1%;
3)单台功率:≥20kW;
4)最小THD(总谐波失真):<5%。
(二)预期成果与经济指标
1.建设100台以上V2G双向充电桩多能互补系统示范站。
2.申请发明专利6项,实现新增收入3500万元。
2022HZ0110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10高新处基础制造工艺技术与基础零部件旋压带轮组件抗疲劳制造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一、研究内容
1.旋压带轮实际运行工况下高应力区域疲劳强度精确计算;
2.旋压带轮旋压初始成形工艺仿真,涉及旋压毛坯尺寸及厚度,成形模具(凸凹模模面,旋轮轮廓),旋压工艺参数选择(主缸压力,转速,进给量);
3.由于旋压塑性成型工艺形成冷作硬化效应,旋压带轮高应力区域的机械性能得到强化;
4.带轮旋压设备高精度数控旋压机开发;
5.旋压带轮变载变负荷可变温湿度综合疲劳试验平台;
6.在压制、旋压皮带轮精度变形量的控制;
7.不同模具材料在旋压工艺中寿命的研究;
8.旋压带轮槽型尺寸精度稳定性研究。
二、预期目标
   (一)技术指标
    建立旋压皮带轮设计体系、形成疲劳寿命评估核心技术、研发疲劳寿命加速试验装备,在车辆领域示范应用。研制出系列高精度旋压皮带轮,主要技术指标:
1.模具寿命≥20万套;
2.旋压皮带轮槽形跳动≤0.20mm;
3.旋压皮带轮槽角误差≤±0.5°;
4.旋压皮带轮动平衡等级高于G6.3;
5.旋压皮带轮寿命不低于6亿转;
6.高精度旋压设备1套;
7.模拟分析应力值和应力方向软件1套;
8.开发产品工艺旋压仿真软件1套;
9.旋压带轮变载变负荷可变温湿度综合疲劳试验平台1 套;
10.申请发明专利≥9 件;
11.获得软件著作权≥4 件;
12.发表论文≥2篇;
13.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0 名。
(二)经济指标
1.销售高精度旋压皮带轮≥100万套,实现新增产值2000万元;
2.示范应用企业≥2 家。
2022HZ0111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1农村处海洋生物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现代海洋牧场重要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主要研发内容:
1.石斑鱼产业化技术创新及应用
(1)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品质改良:石斑鱼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存;进一步优化人工苗种培育技术;通过杂交育种及分子育种培育优质、长速快、抗逆强的石斑鱼新品系1个;
(2)石斑鱼病害综合防治:病毒病菌感染导致大规模死亡是石斑鱼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研究石斑鱼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建立以荧光偏振能量转移和荧光淬灭为基础的高通量抑制剂筛选方案,运用现代药物研发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小试及中试规模测试研发抑制剂1种,病害综合防控饲料添加剂1种,开发石斑鱼主要病原快速检测试剂盒2种;
(3)中小型抗风浪全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研发:研制数字化、智能化全塑胶深水抗风浪网箱1口(26m×26m×15m 方形或类似规格圆形),配备现代化水下双目摄像头,结合物联网5G技术对鱼类实施精准饲喂、智能环控,体征监测、环境监测等,发展智能化生态养殖,为我省海水养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2.鲈鱼产业化技术创新及应用
(1)开展鲈鱼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品质改良;进一步优化人工苗种培育技术;通过杂交育种/分子育种培育优质、长速快、抗逆强的鲈鱼新品系1个;
(2)基于鲈鱼绿色无公害养殖的需求,建立鲈鱼养殖病害综合防控体系,研发鲈鱼黄芪多糖免疫调节剂1种;开发鲈鱼常见病原检测试剂盒2种;
(3)新建全塑胶深水抗风浪网箱3口(26m×26m×15m),引入数字化、智能化养殖。配备现代化水下双目摄像头,结合物联网5G技术对鱼类实行精准饲喂、智能环控,体征监测、环境监测等,大力发展智能养殖,为我省海水养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3.海带优良原种选育及产业化
(1)进行主产区海带栽培种群多样性、种质资源调查,解析其遗传多样性,阐明响应高温胁迫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
(2)培育优良海带原种1个,获品种认定或进入认定流程,实现产业化;
(3)建立春季育苗技术体系,制定技术规范1套。
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1.培育优质速长抗逆的石斑鱼新品系1个;
2.培育优质速长抗逆的鲈鱼新品系1个;
3.培育海带优良原种1个,获品种认定或进入认定流程;
4.研发鱼类病毒病菌抑制剂、益生菌、酶制剂、中草药或免疫调节剂等制剂3个;
5.申请石斑鱼养殖、病害检测和抗病害制剂相关专利2项以上;
6.申请鲈鱼养殖、病害检测和抗病害制剂相关专利2项;
7.申请海带原种选育、育苗及产业化相关专利1项
8.研发中小型全潜式智能化深水抗风浪网箱4个;
9.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4篇以上;
10.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3人以上,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
11.示范推广优质石斑鱼苗种100万尾,优质鲈鱼苗种2000万尾,优质海带育苗5000片(供养殖面积5000亩),经济效益2000万以上。
2022NZ0101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2农村处海洋生物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深远海养殖装备运营监控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发内容:
本项目围绕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自动化管控技术、生产管理配套技术、生产安全管控技术开展研究:
1.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自动化管控技术
(1)大型智能液压旋转养殖装置研制,降低维修成本,简化操作控制,减轻海上养殖人员劳作强度
(2)大型养殖平台多能源智能管理系统研究,实现多种新能源高效利用。
(3)大型离岸网箱自动化养殖、投饵、观测、捕获等技术研究,实现自动化管控。
2.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生产管理配套技术
(1)海洋养殖智能管控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软件建设,实现养殖日常管理、灾害提前预警和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管与控制。
(2)海洋养殖智能管控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化监控中心建设,实现对养殖平台、养殖设备、养殖员工的规范化管理。
3.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生产安全管控技术
(1)养殖平台养殖环境感知,构建适合海洋养殖平台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立体化监测。
(2)海洋运营风险防控预警系统,实现在养殖业务场景下的模态识别,并在环境条件发生不良跳变时提供有效预报预警等功能。
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1.建设一套安全可靠的深远海多功能养殖平台1台,结构强度及设备配备满足14级台风海况的要求,有效养殖水体10300立方米,养殖水深20米以上,单批次养殖鱼类约100吨,且具备网衣自动旋转功能;
2.开发深远海养殖平台混合动力的能源优化管理技术1套,实现能源优化控制;
3.开发海陆一体化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生产安全人-机-物综合管控系统1套,实现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
4.申请专利不少于5项,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制定技术标准不少于2项。
经济指标
1.项目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
2.培育人才:职称晋升2人以上,培育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5人以上;
3.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200人次以上。
2022NZ0102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3农村处海洋生物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深海智慧渔旅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主要研发内容:
1.具备可再生能源的深海智慧渔旅平台;
2.深海网箱网衣开发及其破损预警监测;
3.深海网箱设施防污、耐磨、环保材料;
4.深远海适养鱼种选育与鱼病防治技术;
5.深远海网箱绿色、低碳养殖关键技术;
6.智慧渔旅平台综合态势感知关键技术。
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建造并运维一台养殖水体超6万方,同时能容纳150人的半潜式波浪能智慧渔旅平台。平台配套一组1000kW/h以上的蓄电池,具有污水处理装置和海水淡化装置,配置应急发电设施,兼具养殖和旅游两项功能:养殖配套自动投饵机、渔业吊机等相关设施;旅游住宿房间达25间,具有满足100人同时用餐需求的厨房和餐厅,有独立会议室及智慧控制中心。平台建造造价6000万元以上,入籍中国船级社。
1.平台运维指标:平台配置波浪能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板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设备。具备养殖及旅游功能:养殖配套自动投饵机1台、两台吊机;旅游配套25个房间,1个会议室,1个智慧渔业中心,1个海上展厅长廊,配套污水处理装置及海水淡化装置。平台养殖水体6万方以上,能同时容纳150人在平台,具有住宿、餐饮、娱乐等渔旅支撑能力。
2.网箱网衣技术指标:网衣撕裂强力和耐磨均较传统聚乙烯网衣提高30%以上。
3.防污涂料技术指标:网衣防污涂料环保无毒,柔韧性≤1mm,浅海浸泡1年网衣上的污损生物附着面积≤10%,防污涂料耐磨性(500g/500转)≤60mg。
4.智慧养殖技术指标:筛选1~2种适合在福建沿海开展深水养殖的品种。编写1份大数据应用综合评价报告。形成具备单台年产优质深海鱼600吨的生产能力。
5.深海装备养殖鱼病防治:建立一套深海鱼种病原快速诊断体系、开发适合深海鱼类免疫的植物源佐剂;制备刺激隐核虫防治制剂。
6.水面态势感知指标:水面目标最大距离500米。平台内融合定位距离1m,时延小于100ms。
7.水下态势感知指标:水下水平方向合作声警戒距离超100米,支持40米范围内水下目标探测,密度分布误差10%以内。水声预警通信斜向距离超100米,漏检概率低于1‰。
8.项目知识产权指标:项目技术产品或示范不少于3款,制修订网箱材料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少于1项;申请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9.项目社会公益指标:培养博士或博士后1人及以上,硕士3人以上,渔旅技术员5人以上,培训相关人员100人次以上。新增高级职称1名及以上。项目达产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
2022NZ0103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4农村处特色良种选育及高效安全种养技术福建省特色优势食用菌工厂化专用品种及关键技术攻关主要研发内容:
1.研发并应用适合工厂化瓶栽的银耳液体菌种生产和检测技术;
2.通过全基因组MNP辅助选择亲本, 非转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常规杂交技术及GVFinder品种鉴别技术选育灵芝、秀珍菇及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
3.研发灵芝、秀珍菇的工厂化栽培工艺。
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1.建立一套银耳液体菌种生产与检测技术并应用于工厂化瓶栽,菌种成本降低30%,接种效率提高20%;2.选育灵芝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2个,研发一套灵芝工厂化栽培工艺,单袋产量60 g,工厂化生产周期从目前的120天缩短到110天;3.选育秀珍菇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1个,研发一套秀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秀珍菇每袋单潮菇产量达250g;4.选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专用品种1个,每瓶产量400 g,达到日本品种水平;5.项目实施期间示范推广栽培银耳、灵芝、秀珍菇和金针菇分别达2000万、200万、1800万和2000万袋(瓶),新增产值9500万元。
2022NZ0104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5农村处特色良种选育及高效安全种养技术特色林下药材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发内容:
以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灵芝、巴戟天等特色林下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
1.种质评价、创新与利用
2.道地药材生态适应性研究
3.优质种苗产业化繁育技术研发
4.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5.仿生态栽培技术创建及示范推广
6.林下特色药材道地性评价与质控体系建立
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林下中药材资源圃(库)4个(其中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灵芝、巴戟天资源圃(库)各1个),搜集、保存资源共300份以上(其中七叶一枝花70份、多花黄精120份、灵芝80份、巴戟天30份)。
2.选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或新品系七叶一枝花1个以上、多花黄精1个以上、灵芝1个以上。
3.制定品种选择规范、生态适应性、种苗高效繁育、轻简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林下拟境栽培等林下药材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企业标准6-10项以上,构建福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1套以上,申请地方标准3项以上。
4.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种苗消毒复剂配方1种以上,高效生防菌2株以上。
5.构建长中短期、生境复合利用等增值增效林下药材复合经营模式3种以上,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减少农药投入15%以上,产量增加20%以上。
6.引进或培养博士2人,引进或培养硕士 2人,培养持证乡土人才3人。
7.发表论文10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
8.成果鉴定1项以上,申报部级或国家级项目2项以上。
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核心示范基地4-8个(其中七叶一枝花1-2个、多花黄精1-2、灵芝1-2个、巴戟天1-2个)示范面积600亩以上,辐射带动林下中药材种植15000亩以上,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
2022NZ0105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6农村处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福建省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主要研发内容:
1.分析我省范围内稻瘟病菌、稻曲病菌、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力变异特点,建立快速监测及早期诊断技术。
2.基于我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本地优势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致病菌株的抗性水平差异,指导抗病水稻品种在我省的种植布局。
3.挖掘新的水稻抗病虫遗传资源,选育抗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稻飞虱(三病一虫)的水稻材料。
4.研发针对水稻三病一虫的新型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控技术。
5.水稻三病一虫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推广。
预期技术指标:
1.建立1项快速监测稻瘟病菌毒性变异技术,用于及时分析我省稻瘟病菌群体毒性特征,并指导水稻品种布局。
2.研发稻曲病快速诊断和预报技术1项。
3.全面评估我省目前30-40个水稻推广品种对三病一虫的抗性水平。
4.创制水稻抗稻瘟病材料3-5份,抗白叶枯病材料2-3份,抗稻飞虱材料1-2份;育成1个抗稻瘟病品种、1个抗白叶枯病品种、1个抗稻飞虱品种以及1个稻瘟病/稻飞虱双抗品种参加各级区试。
5.针对水稻三病一虫,研发新型绿色的菌虫抑制剂、生防菌、水稻抗性诱导剂共计4-5种,并完善使用技术,申请或授权专利2件。
6.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8篇。
预期经济指标:
1.建立我省稻作区三病一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降低田间化学农药用量的同时,把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水平以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稻米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促进农业生态健康发展。项目执行期间累计创造1000万以上的经济效益。
2.在我省主要水稻产区建设10个技术核心区进行示范,总示范面积达1000亩,实现我省水稻绿色生产,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名,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00人次。
2022NZ0106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1社发处重大疾病防治技术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新技术和干细胞亚群药物研发一、主要研发内容
1.研发预防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方案;
2.研发单倍体与脐血干细胞融合移植方案;
3.研究单细胞转录组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解析干细胞时空异质性;
4.研发干细胞亚群药物。
二、预期目标
1.完成脐血移植200例(含)以上;
2.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脐血移植临床研究1项以上;
3.分离出3种(含)以上干细胞亚群并进行相应功能验证;
4.制定1项(含)以上的干细胞治疗产品行业标准,获得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备案;
5.参与制定指南规范和专家共识3项,促进适宜卫生技术推广2项(含)以上;获得发明专利受理2项(含)以上。
2022YZ0101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2社发处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园林废弃物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一、主要研发内容
1.研发易腐、非易腐园林废弃物的分离技术及装备;
2.研发易腐园林废弃物定向转化有机肥技术与装备;
3.研发非易腐园林废弃物的化学催化拆解与转化制备聚合物单体高值利用技术;
4.建成园林废弃物处理与转化有机肥利用示范工程。
二、预期指标
1.易腐、非易腐园林废弃物的分离效率≥90%;
2.有机肥获批肥料登记证,且有机质含量≥65%;
3.非易腐园林废弃物拆解后木质素脱除率≥90%;制备2种以上可再生聚合物单体,并建成年利用吨级非易腐园林废弃物制聚合物单体装置;
4.园林废弃物处理与转化有机肥利用示范工程实现年处理5000吨(含)以上,废弃物处理率≥96%、干物质资源化利用率≥70%,处理后无次生污染和有害排放;
5.获得发明专利受理5项(含)以上,其中授权2项。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含)以上。
2022YZ0102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3社发处公共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消防救援火灾现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一、主要研发内容
1.研发具有定位、自组网、耐摔、耐温能力的火灾现场温烟气传感器;
2.研发云边协同算法和感存算一体化的智能计算系统,对灾情演变与有毒热烟气扩散进行快速计算;
3.研发消防救援现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4.开展应用示范。
二、预期指标
1.传感器空间分辨力≤5米、精度≥85%;支持WIFI 2.4G,自组网跳数≥8跳;耐摔跌落测试高度≥5米;耐温≥80摄氏度;
2.火灾环境场模拟构建时间≤2分钟,应急决策系统上线时间≤3分钟;
3.环境场计算值准确率≥80%;应急决策系统具备火情研判、生命预警、应急预案等模块,预案库包含5个(含)以上;
4.开展应用示范4项(含)以上,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含)以上;
5.获得发明专利受理5项(含)以上,其中授权2项。
2022YZ0103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4社发处药物新产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的Ⅰ类新药研发一、主要研发内容
1.开展Ⅰ类新药对新冠病毒感染后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2.开展药理、药效、小试、中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
3.制定临床试验方案。
二、预期指标
1.获得国家药监局Ⅰ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备案;
2.获得发明专利受理1-2项。
2022YZ0104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5社发处医疗器械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新产品研发子课题1: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
一、主要研发内容
1.建立不少于3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生物样本库;
2.构建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平台;
3.研发上述3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盒。
二、预期指标
1.样本库的样本量≥10万个,病例数≥5000例;
2.生物标志物筛选平台对每个临床标本鉴定的代谢物数目在1000个以上;
3.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项(含)以上;
4.获得发明专利受理2项(含)以上;
5.项目执行期内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000万元。

子课题2:呼吸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设备的研发
一、主要研发内容
1.研发智能磁导航精准定位系统及其经支气管实时肺部穿刺技术;
2.研发金标实时定位追踪治疗产品;
3.构建智能磁导航呼吸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机器人系统。
二、预期指标
1.智能磁导航系统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2.金标可回收且获得型式检定报告和临床试验批件;
3.上述机器人系统获得型式检定报告和临床试验批件;
4.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和发明专利受理2项(含)以上。
2022YZ0105申报单位须对本专题的整体研发内容和目标进行申报。

合计

2022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申报选题表

2022年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申报选题表序号业务处重大专项名称专题主要研发内容、预期目标指南代码备注1高新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大功率氢燃料电池重卡研发及产业化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通用格式
投诉建议
0